煮著喝,怎么感覺白茶都一個樣啊?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煮著喝,怎么感覺白茶都一個樣???



《1》


金庸,古龍,梁羽生,是香港近代武俠小說的三巨頭。


他們?nèi)齻€人的作品,紛紛被搬上大屏幕和小屏幕,有一些還成為了經(jīng)典。


然而,時間長了大家會發(fā)覺,這些不斷被翻拍的,成為經(jīng)典的,大多數(shù)是金庸先生的作品,古龍的略少一些,而梁羽生的,就更少了。


這是為何?


究其原因,原來,在寫作時,在刻畫人物的臉譜時,在大場面的把控時,金庸做到了一人一面,每一個人,都有自己的精魂,自己的影子,自己的臺詞。


就算是很人數(shù)很多的大場面中,他也很注意人物的形象刻畫,力求每一個人,都活靈活現(xiàn)。


比如《天龍八部》里,靈鷲宮逼宮的那場戲,三十六洞洞主,七十二島島主,加上靈鷲宮里的梅蘭竹菊四婢女,以及其它仆婦,人物有上百個。


然而當你看完那場戲,閉上眼,每個人物的性格,面貌,活靈活現(xiàn),躍然紙上。


再比如,《笑傲江湖》里,五岳爭霸那場,五派的弟子,江湖上成名的人物,以久來蹭場子的江湖豪客,數(shù)百人,有名有姓的,說了話的那些,每個人都能讓人念出名字來,印象深刻。


就算掩卷很久,閉上眼睛,這些人物的形象還是清晰可見。


而梁大俠的作品里,除了有名的幾個主角,其它的配角,無不令人感覺印象模糊,面目不清。


不但配角們說的話,做的事,完全令人記不清楚,而且個性不突出,沒有特色。


總體的感覺,金老的作品,無論主角還是配角,甚至打醬油的,每一個人,都鮮明,鮮活,獨到。


而梁老的作品,除了主角被認真刻畫,配色們,清一色面目清淡,五官模糊,讓人想不起來。


所以,金老的作品,部部被搬上大小屏幕,成為經(jīng)典。而梁老的作品,只有有限的幾部,被改編翻拍。



《2》


對于文學作品來說,千人千面,故事才精采。千人一面,便乏善可陳得很。


對于茶來說,也是一樣。


如果六大茶類里的每種茶,都是同一種香氣,同一種口感,同一種滋味,那喝六種茶和喝一種茶,有什么區(qū)別呢?


具體到某一種茶類,也是如此。


如果武夷巖茶里,水仙、肉桂、大紅袍,都是同一種香氣,同一種滋味,那還分別起名字干嘛,直接叫“水肉紅”豈不更省事?


如果福鼎白茶里,春牡丹和秋牡丹,是同一種香氣,春壽眉和秋壽眉,是同一種口感,那又何必再細細地給它們區(qū)分季節(jié)呢?直接眉毛胡子一把抓,喚作牡丹,壽眉便是。


只是這樣,這世間的茶葉,便少了許多風情,許多的滋味。


那茶,也就不是今天這美妙的茶了。


叫茶水更合適。


以上這些,都是某天,某位朋友來跟村姑陳說了一番話之后,村姑陳生出的聯(lián)想。


這番話,這位朋友是這么說的:


我怎么感覺白茶都一個樣啊,我是煮著喝的。


嗯,這段話給了村姑陳兩個信息,一,煮著喝;二,煮出來的茶湯都一個味道。


白茶當然不可能是同一個味道,就算是煮著喝,也能喝出不同的香氣滋味來。



《3》


這位朋友之所以有如此這般的想法,只能說,他沒有遇上真正的好白茶。


真正的好白茶,是不可能生出同一個味道來的,就算是拿到大鍋里像煮大鍋飯那樣,毫無技術(shù)含量地煮,也不會煮出同一個味道來。


白茶的香氣和內(nèi)質(zhì),跟它生長的季節(jié),跟氣候,有莫大的關(guān)系。


春天,氣溫大多在25-30度之間,光照強度弱,日曬時間短,此時的白茶,香氣是清冽的,像春寒料峭的清晨,吹來的那陣攜帶著不知名花香的風。


初夏,春末夏初。空氣里猶帶三分春的嬌俏,卻已籠上了夏的炙熱。此時的白茶,香氣明媚,在三分清冽里,有了七分熱情似火。


初秋,早晚涼了下來,午間仍是一團火。此時的白茶,有著北方女子的明艷高揚,又帶著一兩分南方女子的溫和柔順,在熱烈的甜花香里,早晚那幾縷的沁涼,絲絲入扣地蘊入了茶湯里。


到了深秋初冬,霜啊露啊,都降過了。太姥山上的氣溫徹底低了下來。有時午間仍是艷陽高照的,卻是在風刀霜劍里的強弩之末了,只是明鏡里的幾條秋霜,明月高懸似地掛在晴朗處。


湯水里的淳和爽朗,夾著濃秋的明媚,還有三分甜香的俏麗。是一個唇角有痣的少女,笑一下,便嬌媚無儔。


縱觀整個四季,每個季節(jié)的白茶,因為溫度,光曬,水分,氣候等外因的不同影響,而形成了不同的風味和風貌。


既是四季賦予了太姥白茶不同的風情萬種,又何來白茶都是同一個樣子的說法呢?


只能說,產(chǎn)生“白茶都是同一種味道”的想法的朋友,遇茶不淑罷了。



《4》


白茶的四季風貌是不同的。


另外,白茶的各個品種的特性也是不同的。


白毫銀針,毫香在前,花香在后。湯水淳和,如飲瓊漿。


白牡丹,花香盈然,毫香隱隱。湯水潤澤,如飲花蜜。


春壽眉,花香清冽,草藥香清淺,湯水清潤,如飲甘泉。秋壽眉,甜花香撲鼻,湯水縈然,淳和潤澤,不可方物。


冬片,藥香浮現(xiàn),薄荷感十足,湯清水滑,如溫泉湯般糯滑。


這些,還只是新白茶的風味,還只是散茶的風貌,還不算白茶餅,還不算老白茶的那些細致的滋味和香氣變化。


還沒算上老白茶餅那濃郁的棗香,熱烈的藥香,馥郁的花香,以及扎實的陳香、尾調(diào)上清新的箬竹葉香.......


古人云,只可食無肉,不可居無竹。


每每喝上了點年份的白茶餅,喝到尾巴處,大約是第十沖左右的樣子,清淡的微帶著草藥味的竹葉香出來的時候,便老覺得是坐在竹林里喝茶,盤腿散發(fā),穿著粗麻布衣服,幕天席地,烹水沖茶。


像是竹林七賢一般。


白茶的香氣和滋味變化,是多樣的,帶給喝茶的人的感受,亦是多樣的。


包括場景的代入和想象,也是豐富而多變的。



《5》


有人必定會問,這么多香型,這么多滋味,全是沖泡出來的感受。


如果拿把大壺,管它什么年份,一律胡亂抓一把煮著喝,會不會就沒有這么多香型的變化,滋味的差別了?


當然不會。


這種想法,是對煮茶法大大的不敬。


煮茶,也是有訣竅的。


煮茶,也是能煮出茶湯的個中真滋味來的。


不同年份,不同季節(jié)的茶,用壺來煮,無論是玻璃壺,還是陶壺,或者瓷壺,都會煮出不同的香味來。


只要是好白茶,煮出來之后,滋味必定是不一樣的。


春壽眉是鮮妍清冽的花香,煮出來的時候,花香必定是高揚滿屋的。


秋壽眉是明媚的甜花香,煮它的時候,只要不頻繁開門,甜甜的花香,能繞梁數(shù)小時而不絕。


白毫銀針,年輕的時候是毫香為主,花香為輔,竹葉香殿后的。到了成為老銀針,毫香轉(zhuǎn)化成了濃郁的藥香和稻谷香,煮起來,滿屋子都是沉沉的藥香稻谷香,像極了豐收時節(jié)曬谷場上的香氣。


而陳年的白牡丹,若再壓成餅,花香便淡得成了背景,而藥香則浮起成為主角。煮它,便是滿屋的草藥香,小感冒的時候喝一杯下去,趁熱出一身汗,便渾身通泰了。


還有真正的老壽眉,2013、2014、2015這幾個年份的老壽眉、秋白露餅,撬一片煮一煮,不消片刻,空氣里便全是溫暖的棗香和藥香,還有陳香和花香......



《6》


白茶的香氣和滋味,是千變?nèi)f化的。


當然,前提是,這得是好白茶。


不好的白茶,當然是言語無味,面目可憎,令人生厭的。


不好的白茶,渥堆的白茶,做舊的白茶,煮出來,都是同一個味道:湯水淡薄,香型單一,滋味難辨。


像一個面目模糊而形態(tài)甚丑的老者。


沒有生氣,沒有活力。


這樣的茶,不喝也罷。


這樣的湯,也只就是水了,不算得是茶。


更加不能算是白茶。


放在白茶隊伍里,簡直是給高山白茶做反襯啊——襯得太姥白茶姿容秀美,湯淳水滑,香飄穹頂。


怎么喝,都喝不膩。


怎么收藏,都老感覺少收了一餅。